Java方法调用动态绑定(多态性)与继承详解

  1. 1. 方法调用绑定
  2. 2. 尝试重写Private方法
  3. 3. 字段访问与静态方法的多态
  4. 4. 构造器内部的多态方法行为
  5. 5. 用继承与组合进行设计
  6. 6. 向下转型与反射

本文介绍了 Java 的多态性,并深入分析 Java 中的动态绑定方法机制。

1. 方法调用绑定

我们首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子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package com.yyj;

enum Tone {
LOW, MIDDLE, HIGH;
}

class Instrument {
public void play(Tone t) {
System.out.println("Instrument.play() " + t);
}
}

class Piano extends Instrument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play(Tone t) {
System.out.println("Piano.play() " + t);
}
}

class Guitar extends Instrument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play(Tone t) {
System.out.println("Guitar.play() " + t);
}
}

public class Music {
public static void tune(Instrument i, Tone t) {
i.play(t);
}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Piano p = new Piano();
Guitar g = new Guitar();
tune(p, Tone.MIDDLE); // 向上转型,输出:Piano.play() MIDDLE
tune(g, Tone.HIGH); // Guitar.play() HIGH
}
}

main() 方法中,我们将 Piano 引用传递给了 tune(),且不需要任何强制类型转换。这是因为 Instrument 中的接口必定存在于 Piano 中,因为 Piano 继承了 Instrument。从 Piano 向上转型到 Instrument 可以“缩小”该接口,但不会小于 Instrument 的完整接口。

那么编译器怎么可能知道这个 Instrument 引用在这里指的是 Piano,而不是 Guitar?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,有必要研究一下绑定(binding)这个问题。

将一个方法调用和一个方法体关联起来的动作称为绑定。在程序运行之前执行绑定(如果存在编译器和链接器的话,由它们来实现),称为前期绑定。你之前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术语,因为在面向过程语言中默认就是前期绑定的。例如,在 C 语言中只有一种方法调用,那就是前期绑定。

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称为后期绑定,这意味着绑定发生在运行时,并基于对象的类型。后期绑定也称为动态绑定或运行时绑定,当一种语言实现后期绑定时,必须有某种机制在运行时来确定对象的类型,并调用恰当的方法。也就是说,编译器仍然不知道对象的类型,但方法调用机制能找到并调用正确的方法体。

Java 中的所有方法绑定都是后期绑定,除非方法是 staticfinal 的(private 方法隐式为 final)。这意味着通常不需要你来决定是否要执行后期绑定,因为它会自动发生。

2. 尝试重写Private方法

看一下下面这段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package com.yyj;

public class PrivateOverride {
private void f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Private f()");
}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PrivateOverride p = new Derived(); // 创建Derived对象
p.f(); // Private f()
}
}

class Derived extends PrivateOverride {
public void f() { // 你以为重写了父类中的f()
System.out.println("Public f()");
}
}

可能会很自然地认为输出应该为 Public f(),但 private 方法自动就是 final 的,并且对子类也是隐藏的,所以 Derivedf() 在这里是一个全新的方法,它甚至没有重载,因为 f() 的基类版本在 Derived 中是不可见的。

这样的结果就是,只有非 private 的方法可以被重写,但要注意重写 private 方法的假象,它不会产生编译器警告,但也不会执行你可能期望的操作,如果使用了 @Override 注解,那么这个问题就会被检测出来。

3. 字段访问与静态方法的多态

现在你可能会开始认为一切都可以多态地发生,但是,只有普通的方法调用可以是多态的。例如,如果直接访问一个字段,则该访问会在编译时解析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package com.yyj;

class Super {
public int x = 0;
public int getX() { return x; }
}

class Sub extends Super {
public int x = 1;

@Override public int getX() { return x; }

public int getSuperX() { return super.x; }
}

public class GetField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uper sup = new Sub(); // 向上转型
System.out.println("sup.x = " + sup.x + ", sup.getX() = " + sup.getX());
Sub sub = new Sub();
System.out.println("sub.x = " + sub.x + ", sub.getX() = " + sub.getX() + ", sub.getSuperX() = " + sub.getSuperX());

/*
* sup.x = 0, sup.getX() = 1
* sub.x = 1, sub.getX() = 1, sub.getSuperX() = 0
*/
}
}

Sub 对象向上转型为 Super 引用时,任何字段访问都会被编译器解析,因此不是多态的。在此示例中,Super.xSub.x 被分配了不同的存储空间,因此,Sub 实际上包含两个被称为 x 的字段:它自己的字段和它从 Super 继承的字段。然而,当你在 Sub 中引用 x 时,Super 版本并不是默认的那个,要获得 Super 的字段必须明确地使用 super.x

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静态方法,如果一个方法是静态的,那它的行为就不会是多态的,因为静态方法与类相关联,而不是与单个对象相关联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package com.yyj;

class StaticSuper {
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Prin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Super staticPrint()");
}

public void dynamicPrin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Super dynamicPrint()");
}
}

class StaticSub extends StaticSuper {
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Prin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Sub staticPrint()");
}

@Override
public void dynamicPrin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Sub dynamicPrint()");
}
}

public class StaticPolymorphism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aticSuper sup = new StaticSub(); // 向上转型
StaticSub.staticPrint(); // Sub staticPrint()
sup.dynamicPrint(); // Sub dynamicPrint()
StaticSuper.staticPrint(); // Super staticPrint()
}
}

4. 构造器内部的多态方法行为

构造器调用的层次结构带来了一个难题,对于正在构造的对象,如果在构造器中调用它的动态绑定方法,会发生什么?

在普通方法内部,动态绑定调用是在运行时解析的,这是因为对象不知道它是属于该方法所在的类还是其子类。如果在构造器内调用动态绑定方法,就会用到该方法被重写后的定义。但是,这个调用的效果可能相当出乎意料,因为这个被重写的方法是在对象(即子类对象)完全构造之前被调用的,因为是从外到内(即从基类到子类)执行构造器的,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难以发现的错误。如下面这段代码所示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package com.yyj;

class A {
void f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A.f()");
}

A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A() before A.f()");
f(); // 其实是调用子类重写后的f()
System.out.println("A() after A.f()");
}
}

class B extends A {
private int x = 1; // 子类对象的默认初始值

B(int x) {
this.x = x;
System.out.println("B(), x = " + x);
}

@Override
void f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B.f(), x = " + x);
}
}

public class PolyConstructors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new B(5);

/*
* A() before A.f()
* B.f(), x = 0
* A() after A.f()
* B(), x = 5
*/
}
}

A.f() 是为重写而设计的,这个重写发生在 B 中,但是在 A 的构造器调用了这个方法,而这个调用实际上是对 B.f() 的调用。输出显示,当 A 的构造器调用 f() 时,B.x 的值甚至不是默认的初始值1,而是0。

因此类的完整初始化过程如下:

  1. 在发生任何其他事情之前,为对象分配的存储空间会先被初始化为二进制零。
  2. 如前面所述的那样调用基类的构造器,此时被重写的 f() 方法会被调用(是的,这发生在 B 构造器被调用之前),由于第1步的缘故,此时会发现 B.x 值为零。
  3. 按声明的顺序来初始化成员。
  4. 执行子类构造器的主体代码。

这样做有一个好处:一切至少都会初始化为零(或对于特定数据类型来说,是任何与零等价的值),而不仅仅是被视为垃圾。这包括通过组合嵌入在类中的对象引用,这些引用默认为 null。因此,如果忘记初始化该引用,在运行时就会出现异常。

因此,编写构造器时有一个很好的准则:用尽可能少的操作使对象逬入正常状态,如果可以避免的话,请不要调用此类中的任何其他方法。只有基类中的 final 方法可以在构造器中安全调用(这也适用于 private 方法,它们默认就是 final 的)这些方法不能被重写,因此不会产生这种令人惊讶的问题。

5. 用继承与组合进行设计

一旦学习了多态,似乎一切就都应该被继承,因为多态是一个如此巧妙的工具,但其实这会给你的设计増加负担。更好的方法是先选择组合,尤其是在不清楚到底使用哪种方法时。组合不会强制我们的程序设计使用继承层次结构,组合也更加灵活,因为在使用组合时可以动态选择类型(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),而继承则要求在编译时就知道确切的类型。以下示例说明了这一点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package com.yyj;

class People {
public void act() {}
}

class HappyPeople extends People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ac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Happy People");
}
}

class SadPeople extends People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ac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Sad People");
}
}

public class ComInherit {
private People p = new HappyPeople(); // 组合HappyPeople和SadPeople类

public void change() { // 允许其状态发生改变
if (p instanceof HappyPeople)
p = new SadPeople();
else
p = new HappyPeople();
}

public void act() {
p.act();
}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ComInherit c = new ComInherit();
c.act(); // Happy People
c.change();
c.act(); // Sad People
}
}

6. 向下转型与反射

因为向上转型(在继承层次结构中向上移动)会丢失特定类型的信息,所以我们自然就可以通过向下转型(downcast)来重新获取类型信息,即在继承层次结构中向下移动。

我们知道向上转型总是安全的,因为基类不可能有比子类更多的接口。因此,通过基类接口发送的每条消息都能保证被子类接受。

然而对于向下转型来说,我们并不知道这些,在 Java 中,每个转型都会被检查。因此,即使看起来只是在执行一个普通的带括号的强制转型,但在运行时会检查此强制转型,以确保它实际上是你期望的类型,如果不是,则会抛出一个 ClassCastException 错误。这种在运行时检查类型的行为是 Java 反射(reflection)的一部分。以下示例里展示了一些基本的反射行为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package com.yyj;

class Useful {
public void f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Useful.f()");
}
}

class MoreUseful extends Useful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f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MoreUseful.f()");
}

public void g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MoreUseful.g()");
}
}

public class Reflec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Useful[] x = { new Useful(), new MoreUseful() }; // 两个对象都属于Useful类
x[0].f();
x[1].f();
// x[1].g(); // 编译错误,无法在Useful类中发现g()方法
((MoreUseful)x[1]).g(); // 向下转型
try {
((MoreUseful)x[0]).g(); // 无法转成期望的MoreUseful类型
} catch (ClassCastException e) {
System.out.println("Exception: " + e.getMessage());
}

/*
* Useful.f()
* MoreUseful.f()
* MoreUseful.g()
* Exception: com.yyj.Useful cannot be cast to com.yyj.MoreUseful
*/
}
}

如果想访问 MoreUseful 对象的扩展接口,可以尝试向下转型,如果类型正确就会成功。否则会得到一个 ClassCastException 异常。其实你无须为此异常编写任何特殊代码,因为它表示一个程序员犯的错误,它可能发生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。